新娘拜別後準備出發,父親拭淚、家人陪伴身旁

婚禮攝影紀實|爸爸的身影藏不住的情感—桃園八德彭園婚禮前的飯店時光

早晨的飯店房間裡,空氣比想像中還安靜。

窗簾緩緩拉開,柔和的光線落在房間一隅,新娘靜靜站著,媽媽在她面前,一邊說著話,一邊將手上準備好的首飾輕輕遞上去。

那語氣,不只是囑咐,更像是傳承。

那種「妳要成為一位妻子了」的情緒,在無聲的光影裡漸漸堆疊起來。

媽媽與女兒交談,婚禮前光影中的叮囑畫面
媽媽與新娘站在窗邊逆光中,彼此低聲說話,那氣氛像是一種情感的傳承。這是女性角色在婚禮裡最溫柔的部分。

從外人角度看,這只是婚禮前的其中一幕,但對她們來說,是一段難以複製的親密過場。

當時我只按了幾張快門,然後退後兩步,讓她們有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
同一個空間的另一頭,爸爸靜靜坐著。

他沒出聲,只是靠著窗戶坐下。

外頭是城市模糊的輪廓,而他整個人陷進逆光裡,一動也不動。

那時我心裡想,或許他不願這麼早說出口,那些情緒乾脆就讓光收走好了。

爸爸坐在窗邊沉思,光影籠罩情緒的沈靜時刻
爸爸在房間的一隅,安靜坐在椅子上,沒有說話也沒有打擾任何人,只是自己靜靜地沉澱。他的身影被窗邊的光影包裹,畫面如詩。

那一刻的爸爸,跟我們熟悉的父親形象完全不同。

他不堅強,也沒有特別熱情地說祝福話語。

就是靜靜地、沉沉地坐著,像是要讓自己先習慣,女兒即將離開這件事。

一切結束之後,準備出發前往彭園會場,新娘站起身,白紗已經穿好,頭紗也蓋好。

她轉身往門口走去,我正在調整構圖,想捕捉她離開的步伐,卻發現鏡頭左側,爸爸默默地站在一旁,背對著我們,用手背拭著眼角。

那時我愣了一下,反射性地按下快門。

直到影像在相機螢幕上顯現,我才真正明白:他其實一直都在,只是他選擇站在一個不顯眼的位置。

不是因為他不重要,而是因為他不想讓情緒打擾了她的出發。

新娘望向父親,眼神中流露著不捨與理解

拍攝婚禮多年,常有人問我最喜歡什麼畫面,我的答案從來不是某個橋段或場景,而是這些「沒被說出口的話」。

畫面是靜的,情感卻從來不靜。

這場婚禮還沒開始前,就已經有太多情緒在這間房間裡走完了一輪。

如果你問我這些畫面重要嗎?

我會說,

這些是攝影存在的理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