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道支笏湖冬日傍晚雪景

冬日雪國的靜謐紀行|北海道冬季攝影旅行實錄

在新冠疫情封鎖國境前的最後一趟海外旅行,我選擇了北海道——一個曾在童年卡通中無數次出現、實際卻從未親眼見過的雪國世界。

那一年的冬天,氣溫凜冽,卻也靜得讓人屏息。

這篇文章,是我用相機與心記錄下的北海道冬季風景,用照片與記憶拼湊出屬於這段旅程的溫度。

石像與積雪:旭川寺廟裡的惡趣味一幕

旭川寺廟石像頂著積雪

旭川動物園尚未開園,我轉身走入旁邊的一座寺廟。

那裡,一尊石像頭上頂著厚厚的一團雪,安靜地站著。

那畫面讓人忍不住微笑,帶著一種惡趣的幽默感——彷彿他也在說:「雪太厚了,我也有點撐不住啊。」

大地切割:冬季層疊的火山地形

登別地獄谷火山地形的遠距壓縮景色

走進登別地獄谷,我用望遠焦段拉近火山地形的紋理與顏色。

橙黃與白雪交錯,像是畫布上不小心潑灑的顏料。

這樣的構圖方式,也呼應我在《北海道.夏》那篇中拍攝層雲峽的取景思維:

用壓縮與切割,讓自然的肌理成為主角。

函館老屋:影子與牆面之間的對話

函館街頭老屋牆面與光影交錯

函館街角的木造老屋,湖水綠的牆面在冬日午後顯得格外柔美。

陽光穿過樹枝,印下如是鉛筆素描般的影子。

那一刻,我彷彿站在一幅即時生成的畫作前。

這種意外的詩意,是我特別喜歡在旅途中尋找的日常之美。

五稜郭之夜:剪影中的星型堡壘

五稜郭塔上俯瞰雪中星型壕溝

在五稜郭塔上,我試圖捕捉星型壕溝的輪廓。

奈何鏡頭焦段不夠,只能選擇以望遠焦段切下一隅。

燈光沿著壕溝邊緣蜿蜒,勾勒出一抹屬於這片歷史遺跡的現代韻律。

這張畫面成為我心中北海道冬夜的代表。

延伸補充|北海道冬季旅行攝影建議

  • 最佳拍攝時間:清晨與傍晚光影變化明顯,色溫偏冷且有自然藍調。
  • 裝備建議:防寒鏡頭套、除霧布、保溫電池備用不可或缺。
  • 主題推薦:街景老屋、人物與雪景互動、溫泉地區的蒸氣效果。